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Issue (3): 157-169  DOI: 10.3969/j.issn.1000-5641.2018.03.017
0

引用本文  

陈洁, 姚申君, 吴健平, 等. 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 157-169. DOI: 10.3969/j.issn.1000-5641.2018.03.017.
CHEN Jie, YAO Shen-jun, WU Jian-ping, et al.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Shanghai[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8, (3): 157-169. DOI: 10.3969/j.issn.1000-5641.2018.03.0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项目(J1310028)

第一作者

陈洁, 女,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E-mail:chenjie_9212@163.com

通信作者

吴健平,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遥感应用.E-mail:jpwu@geo.ecn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9-04
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研究
陈洁1,2, 姚申君1,2, 吴健平1,2, 黄乐乐1,2, 任浙豪1,2     
1.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1;
2.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摘要:为对养老机构后期规划提供决策支持,以上海市养老机构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全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和区位选择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宏观上,上海市养老机构和床位资源充沛,但在城郊之间、辖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养老机构空间布局呈集聚分布状态,集聚核心处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养老机构明显邻近住宅区和医疗机构,而郊区养老机构距离医疗机构较远,位置相对孤立.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如养老机构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对落后地区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支持等,以期为上海市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帮助,满足各个地区老人的养老需求,保证社会公平.
关键词养老机构    空间分析    区域差异    老龄化    上海    
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Shanghai
CHEN Jie1,2, YAO Shen-jun1,2, WU Jian-ping1,2, HUANG Le-le1,2, REN Zhe-hao1,2    
1.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Ministr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ic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selection of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based on data from care facilities and GIS spatial analytical too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isting nursing services can generally meet demands,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Shanghai are spatially clustered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Facilities in the city center are adjacent to residential areas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meanwhile, the location of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the suburbs are isolated, probably due to a lack of medical service. Therefor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elderly residents with more nursing support in the suburbs to ensure social equity.
Key words: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y    spatial analysis    regional differences    aging    Shanghai    
0 引言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机构养老事业的建设来应对老人安度晚年的问题.在此背景下, 关于"养老机构"的设置方面已有许多研究.例如, 姜向群等[1]针对我国养老机构的结构型需求问题、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阻力及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意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林清清等[2]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杭州市养老机构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 发现养老机构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情况, 需求量也存在区域差异, 因此提出养老机构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高晓路[3]、余杰[4]、程杨[5]、戴维[6]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北京市养老模式的选择、居民对机构养老的意愿和满意度等方面做了诸多研究.近几年, 养老机构空间布局、选址的可达性和适宜性等方面的探讨逐渐增多.席晶、程杨等[7]根据机构地址建立空间数据库, 基于GIS技术进行空间制图和Geoda空间自相关分析, 对北京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度.陶卓霖等[8-9]建立了基于北京市2020年预测老年人口分布的公平最大化模型, 基于此模型对北京市养老设施进行布局优化, 其中城市发展新区是养老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陶卓霖[10]利用引入距离衰减函数和可变有效服务半径的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了评价.

目前, 上海已在国内率先进入老龄化"30时代", 即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已超过30%[11].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12]提出未来五年, 上海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全面构建现代老龄事业发展体系.其中规划有五大指标, 包括:养老机构床位数15.9万张; 社区托养机构新增数不少于500家; 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成数200家;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覆盖率和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的覆盖率均达100%.目前对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研究, 多数从养老机构内部管理和服务满意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13-15], 发现老人对机构内公共空间环境、服务态度以及医疗配置具有较高要求.仅有少数研究者以地理学视角展开研究.林西雁[16]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 结合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对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两类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比较了机构养老设施的可达性和入住率在不同区域的差异, 并基于此提出建议.王苏勤[17]通过对养老机构区域布局现状及空间可达性问题分析, 从公共设施区域分布角度, 利用GIS技术的区位配置优化方法得出了三种养老机构区域布局优化方案, 并提出了完善上海市养老机构布局的政策建议.前人大多参考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方法, 并结合人口数据对养老机构分布的区域差异开展研究.没有加入地方养老政策的约束性要求对区域供求差距进行量化分析, 也忽略了养老机构与配套设施方面的区域差异.

本文首先基于老年人口需求并引入"千人床位数"这一政策规划指标, 分析了上海市养老机构资源的充沛程度和区域差异.其次, 运用中心分析、平均最邻近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与方法, 分析了上海市养老机构的整体空间分布状态, 以及养老机构与生活设施的邻近性, 以探究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空间结构.

1 研究区与研究数据 1.1 研究区

上海市辖16个区, 其中静安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长宁区、黄浦区和徐汇区为上海市中心城区; 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和闵行区为近郊区; 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和青浦区为远郊区, 见图 1.

图 1 研究区域图 Fig.1 Map of research area

根据联合国定义[18],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 通常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上海市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已达到9.92%, 是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松江区老龄人口比例占该区总人口数的5.96%, 是上海市"最年轻"的地区, 其他15个区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崇明区老龄化最严重, 老龄人口比例已超过17%, 远远超过其他区, 见图 2.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表示[19], 按照现在的生育政策和死亡率, 2030年上海户籍人口中40%将是老年人, 2040—2050年则会出现高龄老人急速爬坡期, 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届时预计将达44.5%, 超过日本的同期预测值42.7%, 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图 2 各辖区老龄化程度对比图 Fig.2 Comparison of degree of aging in each area
1.2 研究数据

本文所用的人口数据来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包括:上海市及其各辖区的总人口数、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老龄人口数.

养老机构数据是从我国最大的养老机构信息网站——养老网(http://www.yanglao.com.cn/)获取的, 数据包含两类:上海市民政局登记的社会组织部分, 如敬老院;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审批的医疗机构部分, 如护理院.将所获取数据与民政局和计生委数据作比对, 并结合实地考察和电话调研以保证准确性.养老机构数据的属性包括:机构名称、地址、收费标准、床位数、机构类型和机构性质.其中机构类型包括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疗养院和其他(包括助老服务社、日托所、护理院等类型); 机构性质包括民办和公办.由于日托所、助老服务社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也为老年人提供类似养老机构的服务, 是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老人提供的机构服务, 故也纳入到本研究中.截至2017年3月, 上海市已建成和在建养老机构总计874家, 总床位数达9.3万余张.其中多数为公办养老机构, 共619家, 民办养老机构仅255家.按不同月收费标准而言, 养老机构的月平均收费(最低收费与最高收费的均值)标准差异较大, 每月收费200元到上万元不等.其中, 月平均收费为750元(最低收费500元, 最高收费1 000元)的中低档收费标准的养老机构占绝大多数, 有744家; 月平均收费低于500元的有14家, 均为公办养老机构; 还有4家月平均收费超过10 000元, 均为民办养老机构.

有研究表明[20-21], 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入住后的幸福感和健康状况与养老机构的位置和周边环境有很大相关性.老年人情感相对脆弱, 深受对地区的熟悉程度以及其子女探望频次的影响.依常理, 熟悉的环境和子女关怀会给老人带来亲切感和幸福感, 而老人的健康又依赖于完善的医疗设施保障.因此, 本研究选取住宅区和医疗机构两类生活设施与养老机构进行可达性分析.其中住宅区点数据通过百度POI接口获得; 医疗机构数据为2017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的公立医疗机构, 共计247家(其中华东疗养院位于无锡市, 本研究不考虑, 故一共246家医疗机构纳入研究).养老机构、居民点和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均为WGS84坐标, 定位方法为首先利用百度地图API获得养老机构的百度坐标, 后通过数学公式将百度经纬度坐标转换成标准的WGS84坐标.

2 养老机构的区域差异

养老机构的建设旨在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为之提供良好的服务, 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养老机构资源是否充沛, 需与老年人口的需求作对比.故本文对比分析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和老龄人口的数量密度及千人床位数等指标的基础上, 探究上海市养老机构的充沛程度和区域差异.

2.1 机构数量与密度

张华等学者[22]发现北京的养老机构数量是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增加, 再向远郊区递减, 床位数是中心城区少于郊区, 分析表明主要是因为北京政策环境和地价的影响.而作为同样是特大城市的上海, 养老机构在城郊地区的分布并不是如此.上海市的老龄人口数量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增加, 再由近郊区向远郊区减少; 老龄人口密度(老龄人口与区域面积的比值)是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到远郊区依次递减.三个区域拥有的养老机构和床位的数量与密度均是从中心城区向近郊和远郊区逐步递减, 见表 1.按此推测, 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可能受老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的影响更大.在老龄人口密度相对极高的中心城区, 养老机构和床位的密度也相对郊区高很多, 远郊区的人口密度小, 其养老机构和床位的数量和密度也最小, 即上海市养老机构分布与老龄人口在宏观上空间趋势一致.

表 1 各辖区老龄人口与养老机构的数量、比例及密度统计表 Tab.1 Numbers, proportions, and density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然而在整体合理的状态下, 依然存在地区差异.中心城区存在养老机构和床位数远超老年人口需求的情况, 如虹口区和黄浦区.其中, 面积小、老龄人口数目也较少的虹口区, 全区4.39%的老龄人口却拥有11.56%的养老机构和14.95%的床位数; 而处于郊区的闵行区、嘉定区、松江区和青浦区的老龄人口数目众多, 但所建的养老机构和床位数的比例很少, 尤其是闵行区, 老龄人口占全市老龄人口总数的8.20%, 而机构数目只占全市机构总数的5.03%, 床位数占全市的5.16%, 见表 1图 3.

图 3 各辖区的老年人口、养老机构和床位数比例图 Fig.3 Proportion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and beds in each area
2.2 千人床位数

养老机构的分布除了要满足老龄人口需求外, 还受到社会、政策、经济、环境和机构特征(如服务半径)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 与人口需求分布一致与否并不能完全代表养老机构资源分布的合理程度. "十三五"养老规划目标要求老年人中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要达到35$\sim$40张.国际上, 千人床位数是指某地区每千名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所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 该指标可以更直接地反映该地区养老机构资源的充沛与否.根据这一指标衡量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数量及分布, 发现:上海市整体上养老床位数足够, 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45张, 已超过目标要求; 但区域间差异较大, 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

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千人床位数分别为57.94张、36.60张和39.81张, 呈现中心城区向近郊减少, 再由近郊向远郊增加的状态, 主要是受到地区老龄人口数量的影响, 近郊区老年人口高于中心城区, 远郊区老龄人口较少.各辖区情况差异明显, 中部、东部的11个辖区已达到或超过规划目标, 仅有位于上海市西部的普陀区、嘉定区、闵行区、青浦区和松江区养老床位数少于35张, 没有达到标准.其中, 虹口区千人床位数最多, 超过153张, 与最少青浦区(约26张)相差近5倍, 地区差异非常明显, 见图 4.

图 4 千人床位数的地区差异图 Fig.4 Variation in the number of beds per thousand people by district
3 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特征

从数量上看上海市养老机构资源整体充沛, 各区的资源分配也相对合理.但从空间上看, 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状态及分布是否合理有待探究.故, 本研究首先采用平均最邻近分析方法分析养老机构的空间集散程度; 其次, 运用中心分析方法比较养老机构与老龄人口的分布重心的位置差异.

3.1 养老机构空间集散程度

最邻近分析(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 NNA)[23]是将区域内点的分布与理论上相同区域内点的随机分布相比较.利用ArcGIS中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计算平均最邻近比率, 该工具计算的结果将返回五个值:观测的平均距离、期望的平均距离、最邻近比率、Z得分和P值.其中:最近邻比率(NNRatio, nearest neighbor ratio)[24]是通过平均距离除以期望的平均距离计算得出的(期望平均距离是在随机分布的假设下求得, 该分布使用相同数量的要素覆盖相同的总面积), 若NNRatio等于1, 则为随机分布; 如果NNRatio大于1, 则为离散分布; 如果NNRatio小于1, 则为集聚分布.

根据平均最邻近分析计算结果, 上海市养老机构最邻近比率为0.45($Z$得分为$-$30.94, $P$值为0.00), 表现为显著的集聚分布, 中心城区为集聚的核心区域, 见图 5.

图 5 养老机构总体分布特征 Fig.5 Overal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最邻近比率分别为0.48($Z$得分为$-$24.81, $P$值为0.00)和0.55($Z$得分为$-$13.74, $P$值为0.00), 都呈现显著的集聚分布.不同之处: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居多, 在全市各地区均有分布, 所占比重超过70%;民办养老机构分布于中心城区及其周边, 郊区分布较少, 见图 5.从不同类型养老机构的建设资金支持和目的角度考虑, 存在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支持, 是政府的社会服务建设工作, 大多不以盈利为目的; 而民办机构由个人或企业出资, 主要以盈利为目的, 一般会选择区位较好、容易吸引客户的区域.

3.2 养老机构与老龄人口的分布重心

均值中心是所有点状地物的空间坐标的平均值, 能较精确地表示点要素的分布中心所在位置.其可用于度量中心趋势, 确定中心位置, 便于进行群点分布机制和集散程度的研究.重心, 又称为加权平均中心[25], 是在考虑空间距离的基础上, 将某一指标作为权重后计算得到的中心点.本文中养老机构重心以床位数为权重, 老龄人口重心以街道老龄人口数量为权重.离散程度需要以某一点, 如均值中心或中心城市位置为参照, 数值上是通过求算1/4中心线所围成的每个小矩形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例来表示的, 它能够反映区域群点的分布特征和机制[26].本文利用以养老机构分布重心为中心的两条正交直线将上海市划为四个区域, 即机构重心的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部分.

经计算, 如图 6, 上海市养老机构的重心(121$^{\circ}$28$'$49.303$"$E, 31$^{\circ}$13$'$11.009$"$N)的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各部分面积比重分别为10.84%、29.8%、32.99%、26.37%, 意味着中心点西南方向离散程度最大, 东北和东南次之, 西北的离散程度最小, 即, 上海市养老机构的分布存在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发散的分布趋势, 且各方向所受辐射影响程度不同.具体而言, 以均值中心点为参照, 各方向离散程度由大到小排列为西南方向>东北方向>东南方向>西北方向.老龄人口的均值中心(121$^{\circ}$27$'$23.045$"$E, 31$^{\circ}$12$'$11.702$"$N), 见图 6.养老机构分布与老龄人口的均值中心位置十分接近, 说明养老机构的整体布局与老龄人口相一致; 其次, 养老机构重心位置在老年人口的东北方向, 即养老机构的整体布局仍有向西南移动的条件.

图 6 养老机构和老龄人口的均值中心位置 Fig.6 Location of mean center of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y and elderly population

实际上, 机构重心的西南地区面积较大, 养老机构分散, 且近郊区交通、景观环境良好; 而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密集, 人口密集、交通繁忙, 高楼林立, 景观环境相对不适合养老.因此, 在养老机构和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相匹配的前提下, 可将中心地区部分区位较差的养老机构向西南部搬迁或鼓励新增养老机构在西南地区选址.

4 养老机构区位特征

为了验证养老机构与周边生活设施的位置关系是否如前人所述[27]存在显著的邻近关系, 本文采用邻近性探究养老机构与住宅区和医疗机构空间距离相近的程度.缓冲区分析[28]是用来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它是围绕点、线、面要素, 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图层, 然后叠加该图层与目标图层, 进而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点要素的多重缓冲区, 是按照不同的缓冲距离, 生成多个相互嵌套的多边形.

4.1 邻近住宅区

全市住宅区有1万余个, 本文对其进行缓冲区分析.考虑到老年人出行行为中步行和公共交通是常用出行方式, 而更高龄老人只能短距离步行, 所以根据步行速3$\sim$5 km/h和出行合理时间约15$\sim$30 min进行估算, 将缓冲距离设为1 000 m和2 000 m.除崇明区以外, 绝大多数养老机构位于住宅区半径1 000 m范围内; 住宅区2 km范围几乎涵盖了90%的养老机构, 只有远郊区的十余家机构不在该范围内.而较为特殊的崇明区, 其面积较大, 住宅区相对集中分布在县内某些地区, 养老机构则分散于全区, 大多数养老机构独立建设, 与住宅区并没有明显的邻近关系, 见图 7.

图 7 养老机构与住宅区的位置关系 Fig.7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and residential areas

整体而言, 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养老机构十分邻近住宅区, 远郊区二者邻近关系相对较弱.邻近住宅区的主要原因正如上文所提到的, 在选择养老机构时, 上海市老人首先会选择熟悉的环境, 考虑到是否邻近其原居住区或其子女的居住地等方面[3-6, 29].另外, 目前已有一些养老机构同时承担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职责, 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然而, 远郊区的住宅区数量少且布局分散, 部分养老机构可能因需要兼顾不同住宅区的可达性选择建立于不同住宅区的中间位置, 故不会明显倾向于建在某个住宅区的2 km范围内.

4.2 邻近医疗机构

养老机构大多为公立, 受国家和政府的管理, 医疗方面大多与公立医院合作, 本文选择市内246家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多重缓冲区分析.根据所查医院资料和文献所述, 不同等级的医院服务半径不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服务半径为1 000 m, 县、市级公立医院服务半径为3 000$\sim$5 000 m.在此基础上, 尝试过不同的缓冲区距离组合, 最终发现以1 000、2 000、5 000 m作为医疗机构缓冲区距离进行分析最合适.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十分靠近医疗机构, 城中心七个辖区的养老机构基本位于医院2 km范围内; 而在周边郊区, 尤其是浦东新区和崇明区, 很多养老机构分布在距离所有医院5 km范围以外, 离医院较远, 在机构内老人发生突发状况时很难快速就近就医, 医疗保障相对较弱, 见图 8.

图 8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位置关系 Fig.8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and medical institutions

邻近医疗机构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自身意愿; 二是国家政策的提倡.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上海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摘选》[30]中显示63.3%的受访老人是为获得及时的护理和医疗援助选择机构养老, 56.1%的受访老人认为医疗与保健是选择的首要影响因素.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就有要求养老机构内部要具备医疗能力, 但是老年人易患的三高、白内障、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突发性疾病对内部医疗水平来说, 诊治或抢救困难较大.所以, 养老机构的区位选择理应靠近医疗机构.而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浦东新区和崇明区的大部分地区医疗覆盖度偏低, 养老机构的医疗配置无法和中心城区相比.

对医疗覆盖度偏低区域来说, 有几种途径解决此问题:一是增加对养老机构医疗水平的支持; 二是引导养老机构配置在医疗机构附近.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医养结合"政策是政府对养老机构发展进行引导的重要举措之一.规划指标中明确规定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的覆盖率必须达100%,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覆盖率预期达100%.同时, 欲达到老龄事业"城乡一体, 均衡发展"的发展目标, 对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布局进行重新优化、对新增养老机构选址进行正确引导十分重要.因此, 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 出于成本和可行性考虑, 对现有养老机构采取途径一, 提高其内置医疗水平, 促进医疗机构与其签约合作可能更可行; 新增养老机构可采取途径二, 在选址初期就充分考虑到医疗等配套设施的位置进行布局.

5 小结 5.1 结论

本文主要从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养老需求、养老机构与配套设施两个方面来探讨上海市养老机构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

(1) 上海市共874家养老机构, 而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数量差距较大, 空间分布位置也有差异, 如公立机构分散于全市, 民办机构偏向于建在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域.

(2) 养老机构、床位的数量与老龄人口密度均是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远郊区依次递减, 表明上海市的养老机构布局主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从千人床位数这一指标来看, 中心城区的千人床位数也远高于郊区.但因指标主要受到老龄人口数量的影响, 出现近郊区千人床位数少于远郊区的情况.从各辖区的养老机构资源与老龄人口数的匹配度来看, 养老床位数在整体上可以满足需求, 地区差异依然明显, 中心城区主要出现资源明显远超老年人口需求的情况, 而郊区则出现局部区域床位较少的情况.

(3) 养老机构整体上呈集聚分布, 且集聚核心处于中心城区.以养老机构分布重心为中心将上海市划分为四个区域, 其西南区域养老机构分布最为分散.对比养老机构和老龄人口分布重心的位置, 二者十分接近, 且人口重心在机构重心的西南方向.

(4) 中心城区的养老机构与住宅区和公立医疗机构有显著的邻近关系.孤立于住宅区2 km以外的机构均出现在郊区, 同时郊区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距离也并没有显著的邻近关系, 可见郊区养老机构的设施配套水平低于中心城区.

综上所述, 上海市养老机构虽然整体发展状态良好, 但城郊差异较大, 部分地区存在养老机构资源不足、区位条件较差的情况.因此, 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对上海市养老机构进行空间布局优化和床位资源配置, 对上海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本研究结果提出些许建议, 以期为上海市养老机构资源的公平配置, 满足全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有所帮助.建议如下:

(1) 积极缓解老年人口众多的高养老需求区的养老压力.可采取新建养老机构、扩大现有养老机构规模、鼓励老人选择低需求区的机构养老等措施;

(2) 积极响应"医养结合"的发展策略.对现有养老机构增加医疗设备引进, 提高其内置医疗水平, 再以政策干预促进医疗机构与其签约合作; 引导新增养老机构进行区位选择, 在选址初期就充分考虑到医疗配套设施的位置进行布局.

5.2 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本文基于养老机构空间位置, 结合相关政策及规划指标, 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现状.着重从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养老需求、养老机构与配套设施两个方面, 探讨了上海市养老机构空间分布的城郊差异, 为引导养老机构均衡发展、促进公平与效益提供依据.

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邻近度中, 因公办养老机构占主体, 其与公立医院的合作更为密切, 故本文只考虑了市计生委审批的公立医疗机构.但是, 市内还存在很多私立医院可能为养老机构提供医疗支持, 今后的研究需要考虑私立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关系.此外, 公办和民办机构的空间分布集聚状态需要引入局部集聚测度指标做更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姜向群, 丁志宏, 秦艳艳. 影响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多因素分析[J]. 人口与经济, 2011(4): 58-63.
[2] 林清清, 陈锦, 徐娜, 等. 杭州市养老机构现状及需求调查—基于区域差异性的视角[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4(5): 51-56.
[3] 高晓路, 颜秉秋, 季珏. 北京城市居民的养老模式选择及其合理性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0): 1274-1281. DOI:10.11820/dlkxjz.2012.10.004
[4] JIE Y U, ROSENBERG M W, CHENG Y. Aging at home and the intent to relocate in Beijing[J]. Progress inGeography, 2015, 34(12): 1577-1585. DOI:10.18306/dlkxjz.2015.12.006
[5] CHENG Y. Residential care for elderly people in Beijing, China: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and place[D]. Ontario: Queen's University, 2010.
[6] 戴维, 铃木博志, 长谷川直树. 北京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理由及位置选择的初探—关于合理布局建设养老服务机构[J]. 城市规划, 2012, 35(9): 77-84.
[7] 席晶, 程杨. 北京市养老机构布局的时空演变及政策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9): 1187-1194.
[8] 陶卓霖, 程杨. 基于人口自然增长的北京市老年人口空间分布预测研究[J]. 人口与发展, 2016(2): 91-97.
[9]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等. 基于公平最大化目标的2020年北京市养老设施布局优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12): 1609-1616.
[10]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5): 616-624. DOI:10.11820/dlkxjz.2014.05.003
[11] 封寿炎, 王闲乐. 上海: "最深度"老龄化城市, 养老难在哪[N/OL]. 解放日报, 2017-01-20[2017-06-16]. http://ex.cssn.cn/gd/gd_rwhd/201701/t20170120_3391773.shtml.
[12] 佚名. 《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J]. 中国社会工作, 2016, 32: 6
[13] 焦亚波. 社会福利社会化背景下的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4] 王恬, 于航, 焦瑜, 等. 上海养老机构室内环境调查与评价[J]. 建筑科学, 2015, 31(4): 45-49.
[15] 王荣. 养老院公共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 南京: 南京工业大学, 2016.
[16] 林西雁. 上海养老设施空间布局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17] 王苏勤. 上海市养老机构资源的区域布局研究[D]. 上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5.
[18] 郭敏.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J]. 人口与经济, 2007(s1): 112-114.
[19] 周洪. 上海籍人口老龄化比例将超日本, 2050年或达44. 5%[N/OL]. 新华网, 2016-07-06[2017-06-16].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6-07/06/c_129121326.htm.
[20] CHENG Y, ROSENBERG M W, WANG W, et al. Aging, health and place i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China[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1, 72(3): 365-372.
[21] CHENG Y, ROSENBERG M W, WANG W, et al. Access to residential care in Beijing, China:Making the decision to relocate to a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y[J]. Ageing & Society, 2012, 32(8): 1277-1299.
[22] 张华, 韩琳琳, 孔子逸.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7): 103-105.
[23] BARBINI P, CEVENINI G, MASSAI M R. Nearest-neighbor analysis of spatial point patterns:Application to biomedical image interpretation[J]. Computers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1996, 29(6): 482-493. DOI:10.1006/cbmr.1996.0035
[24] 王劲峰, 廖一兰, 刘鑫. 空间数据分析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5] 胡华科, 郑春燕, 张橇华. 基于GIS的重心计算方法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1): 198-200.
[26] 梁会民, 赵军. 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 人文地理, 2001, 16(6): 81-83.
[27] 夏固萍. 银川城区机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特征及思考[J]. 华中建筑, 2016, 34(8): 178-181.
[28] 汤国安.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29] 焦亚波. 上海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 2010, 30(19): 2816-2818.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0.19.044
[30] 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 "上海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摘选[N/OL]. 上海民政局, 2017-03-21[2017-06-16]. http://www.shrca.org.cn/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