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凤朝. 国家创新能力测度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2]唐炎钊.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 200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2):37-43.[3]沈菊华.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 2005(8):27-29.[4]李倩, 师萍, 赵立雨.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2):43-44.[5]李柏洲, 苏屹.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2(6):90-101.[6]杨大楷, 冯体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8(6):80-88.[7]苏屹, 李柏洲. 基于竞赛图法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 2011(10):27-35.[8]赵希男, 褚德海, 贾建锋.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优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0(11):88-97.[9]王章豹, 徐枞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 中国科技论坛, 2005(2):56-60.[10]胡慧英, 申红芳, 廖西元, 等.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研管理, 2010(3):78-88.[11]李仪俊. 我国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动轨迹~[J].人口研究, 1983, 7(1):28-32.[12]廉晓梅. 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J]. 人口学刊, 2007(3):23-28.[13]周民良. 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2000(2):42-53.[14]徐建华, 岳文泽.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 地理科学, 2001, 21(5):385-389.[15]孙希华.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 2001(1):27-31.[16]尹为, 胡啸兵, 李育林.中国高技术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变动轨迹比较~[J]. 经济地理, 2012,32(1):90-95.[17]赵海霞, 蒋晓威.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工业污染重心演变及脱钩机理~[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10):1911-1919.[18]高志强, 刘纪远, 庄大方. 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变化~[J]. 自然资源学报, 1998(1):9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