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0, Vol. 2020 ›› Issue (S1): 130-135.doi: 10.3969/j.issn.1000-5641.202092227

• 河口海岸科学技术与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 上一篇    下一篇

菲律宾博霍尔海25000年来钙质超微化石和沉积学记录

FERNANDEZ Adrian Raymund Cruz1,2, FERNANDO Allan Gil Salazar2, 刘志飞1   

  1. 1. 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中国
    2. 菲律宾大学帝力曼分校 国家地质科学研究所, 奎松市 3010, 菲律宾
  • 收稿日期:2020-04-21 出版日期:2020-12-25 发布日期:2021-01-22

Paleoceanographic history of the Bohol Sea, Philippines from the last 25 ka based on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nd sedimentological records

Adrian Raymund Cruz FERNANDEZ1,2, Allan Gil Salazar FERNANDO2, Zhifei LIU1   

  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Ge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 Quezon City 3010, Philippines
  • Received:2020-04-21 Online:2020-12-25 Published:2021-01-22

摘要:

菲律宾博霍尔海是人类食用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主要产地之一。由于受周围陆地的封闭限制,博霍尔海成为古海洋学上研究和考察过去周围海水影响的理想区域。菲律宾–美国联合科学考察队(PhilEx)获得的重力柱状岩芯GC19(125°09.468′N, 9°19.188′E, 水深1421m)位于菲律宾最大的河流之一阿古桑河的北部、以及太平洋浅层水进入的苏里高海峡的西南部。为了解过去25 000年来古生产力随古海洋学的变化,本研究对岩芯下部的钙质超微化石和地球化学元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多项指标来表征古生产力、相对的古海洋学条件、古洋流流速和古河流输入。基于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和指标,共识别出9个事件,对应着博霍尔海多变的古海洋学或古气候条件。结果显示,Emiliania huxleyi以及其他小盾形石在化石组合中占主导地位。对博霍尔海表层水研究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博霍尔海不同的古环境和古海洋学条件。本研究的数据揭示了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的突然变化以及博霍尔海在10000年左右的变暖和变浅。钙质超微化石的绝对丰度与ePP和TOC表现出不同,这意味着古生产力很有可能受到其他耐受河流条件的浮游植物的影响。此外,平均初级生产力似乎与河流输入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博霍尔海东部的古生产力受河流影响有所提高,同时古气候普遍变暖。

关键词: 博霍尔海, 钙质超微化石带, 古海洋学, 古生产力, 河流输入

Key words: Bohol Sea,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paleoceanography, paleoproductivity, riverine input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