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北大核心)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CD)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美国《数学评论》(MR)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导航切换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期刊荣誉
编委会
编辑团队
投稿审稿
投稿指南
作者登录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读者中心
最新出版
专刊
高被引文章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全年目录
按栏目分类
过刊浏览
征订启事
留言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编辑办公
English
电子科学与计算机科学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硅纳米电极超低电压场致电离特性研究
陈 云, 张 健, 于江江, 郑小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013 (
3
): 194-201.
摘要
(
1735
)
PDF(pc)
(3209KB)(
2129
)
可视化
收藏
用湿法化学刻蚀制备出具有直立结构的硅纳米线,其平均长度为20 μm,平均直径100 nm.将该硅纳米线作为电容式电离结构的一维纳米电极,建立场致电离的测试系统,并在常温常压下测试出电离的全伏安特性,得出了一维纳米电极系统气体电离的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湿法化学刻蚀制备的硅纳米线作为一维纳米电极,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击穿电压,原因在于它具有较高的场增强因子、小尺寸效应以及高的缺陷密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2.
Pd-Ni修饰的硅纳米线电极用于非酶葡萄糖检测
于江江, 张 健, 郑小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013 (
3
): 202-208.
摘要
(
2381
)
PDF(pc)
(3078KB)(
2609
)
可视化
收藏
在镍修饰的硅纳米线阵列电极上电沉积金属钯微粒,用于葡萄糖的非酶检测;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对电极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计时电流法测试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在0.1 M的KOH碱性介质中,恒定电势+0.19 V,钯-镍修饰的硅纳米线阵列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化学氧化的灵敏度为302.2 μA·mM-1·cm-2,检测极限(S/N=3)达到4.9 μM,而且对抗坏血酸(AA)、尿酸(UA)等干扰物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电极很有潜力用于葡萄糖的非酶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3.
基于类间可分性DAG-SVM的文本分类
黄振龙, 郑 骏, 胡文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013 (
3
): 209-218.
摘要
(
2417
)
PDF(pc)
(1814KB)(
235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方法采用了以类间分布和类间中心距离作为依据,对有向无环图结构进行调整,以解决传统的DAG-SVM多分类结构固定、单个节点位置随意引起的“误差累积”严重的缺陷.实验表明,该改进后的DAG-SVM文本分类方法,对文本分类准确率有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4.
真三维影像的编解码和几何校正方法研究
田 丰, 蔡 文, 赵 凡, 陈 明, 张文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012 (
3
): 97-102.
摘要
(
2469
)
PDF(pc)
(1076KB)(
2387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介绍真三维显示模型,解释了基于可视体素的显示技术.针对LED真三维显示分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光投影阵列的真三维显示方案,结合真三维显示固有的连续图像的特性,研究了真三维编解码算法,建立了基于光线追踪的几何校正模型.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构建实用的高分辨率真三维显示器,同时能够展示准确的物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Select
5.
基于椭圆拟合的近红外图像的眼睛精确定位法
金俊才, 童卫青, 梁晓妮, 陈 强, 梅月平, 刘 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012 (
3
): 103-110.
摘要
(
2870
)
PDF(pc)
(3011KB)(
4264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红外人脸图像的眼睛精确定位方法. 该方法首先使用基于Haar特征和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分类器确定人脸区域和初始眼睛位置;然后用Sobel算子对眼睛区域进行边缘检测处理,得到眼睛边缘,并对它进行椭圆拟合获得眼睛的椭圆轮廓线;最后把拟合椭圆的中心点作为眼睛的精确位置. 实验表明,在正面人脸情况下,本方法能精确地定位近红外人脸图像的眼睛位置,在归一化人脸为120×120像素时,其平均误差小于1.5个像素,处理时间约7 m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