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00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8-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Ⅰ): 生态恢复实验与长期定位研究
    达良俊;宋坤
    2008 (4):  1-11. 
    摘要 ( 3597 )   PDF(906KB) ( 658 )  
    模拟了常绿阔叶林的4种不同受损程度(间伐大树、清理下木、清除地上植被以及植被和表土完全破坏),各设1个20 m×20 m的样地, 并与设置的1个对照样地比较, 研究其自然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和生境变化; 同时针对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缺乏种源的特点, 开展播种、植苗人工恢复试验. 三年来的追踪观测结果显示不同处理样地在群落物种组成、外貌及群落结构上均不相同, 呈现出不同的恢复动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Ⅱ):主要常绿树种的生长格局
    宋坤;杨徐烽;康敏明;达良俊
    2008 (4):  12-24. 
    摘要 ( 4716 )   PDF(1361KB) ( 670 )  
    运用年轮解析技术对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米槠、木荷以及石栎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米槠的径向生长和高生长速度均快于石栎和木荷;相比于米槠和石栎,木荷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不同径级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这表明木荷具有较强的生长可塑性和耐荫性,而米槠和石栎的生长较为稳定.(2) 依据个体由幼苗生长至林冠过程中(林冠进层)所经历的释压和抑制事件的多少划分了6种林冠进层类型,对比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物种间的平均生长速度表明,个体所经历的释压和抑制事件越多,其平均生长速度越慢;木荷相比于米槠经历的释压和抑制事件较多,这扩大了两者林冠进层速度的差异.(3) 米槠和木荷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格局——“米槠以不变应万变,木荷则随机应变”.因而在常绿阔叶林中,作为对光环境变化不同适应对策的综合体现,生长格局的分异是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Ⅲ):从热值角度分析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的适应策略
    商侃侃;陈波;达良俊
    2008 (4):  25-30. 
    摘要 ( 3656 )   PDF(581KB) ( 521 )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木荷+米槠群落中植物各器官的热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从生活型来看,不同生活型其叶的热值差异显著(df=47,P<0.05),常绿阔叶乔木高于常绿阔叶灌木,落叶阔叶乔木高于常绿阔叶灌木; (2) 主要植物在幼苗时期各器官热值普遍较幼树、成株时期高,在幼苗时期通过极强的光能转化能力,用于主干的高度生长; (3) 石栎、米槠、栲树及苦槠的萌生植株和实生植株各器官的能量配置格局不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多样性、格局和动态
    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Ⅰ):上海佘山地区残存自然植被种子植物区系及50年的动态变化特征
    王晨曦;王娟;李艳艳;达良俊
    2008 (4):  31-39. 
    摘要 ( 4306 )   PDF(844KB) ( 939 )  
    通过对上海佘山地区残存自然植被的区系分析,研究了城市化与片断化过程中自然植物种类的变化特征.利用样线法对十座山体进行调查,共记录野生种子植物 85 科235属350 种,地理成分分布类型上共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10个变型.研究发现:佘山地区山体物种数与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作为天目山的余脉,佘山地区植物区系与天目山植物区系存在有极强的近缘关系;相比于1950年代的植物名录,佘山地区有178种自然种子植物未被发现,以多年生草本为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Ⅱ):城市废弃地上海江湾机场的植物组成
    杨永川;王娟;达良俊
    2008 (4):  40-48. 
    摘要 ( 4067 )   PDF(815KB) ( 608 )  
    以上海市区放弃管理的江湾机场为例,探讨了城市区域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特征. 江湾机场植物物种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6科176属229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种子植物61科171属224种.维管植物中82.6%为草本植物,世界广布种占总种数的28.8%.171属种子植物划分为13个分区类型,以温带成分稍占优势,组成复杂、地理成分多样.江湾机场面临二次开发,建议在规划过程中加强小生境保护,并对现存植被进行分级控制,快速建成低成本、高效益的绿地网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化进程中的上海植被: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Ⅲ):高度城市化影响下上海中心城区杂草区系特征
    田志慧;陈克霞;达良俊;古红梅;
    2008 (4):  49-57. 
    摘要 ( 4651 )   PDF(828KB) ( 631 )  
    通过对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杂草区系的调查,分析了高强度城市化影响下杂草的多样性状况,探讨了高异质性城市生境中杂草的适应特征.在所调查的260个杂草群落样方中,共出现杂草107种,隶属32科89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两个多种科含种数最多,高比例的单种属表征了城市生境具有较高的异质性;在广适性杂草对城市生境普适性的基础上,生活周期短和适应性强是一年生杂草对高强度和高频度人为干扰生境的适应策略,城市干旱的特化生境提高了冬季一年生杂草的比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命科学
    青海湖发光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电镜观察
    米琴;安燕;郝微;何艳;朱文杰
    2008 (4):  58-65. 
    摘要 ( 4772 )   PDF(777KB) ( 671 )  
    2004年由青海湖裸鲤体表及内脏中分得22株发光细菌,经51项表型特性测定及免疫学测定,结果表明属于已知的淡水型发光菌弧菌属的青海弧菌(Vibrio qinghaiensis).它们在营养方面可以利用几十种有机物作为唯一的碳源与能源,能在细胞内累积聚β-羟丁酸,生长最适pH值为9.0.不需要Na就可以生长与发光,最适生长盐度为1%~1.2%.本次分得的22株细菌还比较耐温,均可在40 ℃中生长,以前报道的青海弧菌菌株在40 ℃生长的仅为10%.电镜负染色形态观察到细菌表面除单极生鞭毛外,周生还具有短柱状、管状及条索状的突起物,其长短不一.电镜超薄切片也观察到体表有微小突起和泡状突起,与菌毛明显不同.这是从未在其它发光细菌中见到过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richototaxis songi细胞皮层色素颗粒的显微和亚显微观察
    周海英;王正君;生欣;顾福康
    2008 (4):  66-70. 
    摘要 ( 3330 )   PDF(524KB) ( 4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怒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研究
    罗东梅;郑连斌;陆舜华;许渤松
    2008 (4):  71-77. 
    摘要 ( 4241 )   PDF(716KB) ( 1028 )  
    对怒族170例中学生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利手、扣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和优势眼)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 除起步外,怒族其他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R型远高于L型;(2) 怒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除叠腿、优势眼性别间差异显著、利足性别间差异极显著外,其他4项指标的出现率均无性别间差异;(3) 与我国8个民族比较,怒族扣手R型率很高,起步R型率低,其余5项R型率多无显著性差异;(4) 利手与扣手、叠臂与叠腿、叠臂与利足、叠臂与优势眼、优势眼与起步之间相关显著,其他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怒族7项指标间R—R型组合(右型—右型)的出现频率远高于L—L型组合(左型—左型)的出现频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化工
    Dawson结构多金属含氧酸盐热解性质研究(英)
    孔爱国;李疆;赖克强;张贵荣;丁旵明;单永奎
    2008 (4):  78-87. 
    摘要 ( 4085 )   PDF(782KB) ( 655 )  
    用变温XRD,变温IR以及TG-DTA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具有Dawson结构的YmHnP2M18O62&#8226;qH2O(Y=K+, NH4+, Cu2+;M=Mo,W)的热解性质,获得了它们较为精确的热分解温度,对其热分解的判断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结果表明,以钼为配位原子的Dawson结构钾盐,铵盐,铜盐分别在250 ℃, 210 ℃, 240 ℃ 发生了热重排,生成了具有Keggin结构的化合物.以钨为配位原子的钾盐在410 ℃也有相似的行为,但铵盐和铜盐却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热重排现象,分别在400 ℃, 450 ℃直接热分解为WO3.这些结果显示,热重排现象的发生可能与相应的Keggin结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丹明B掺杂ZnQ2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性能研究
    丁洪流;赵婷;施国跃;金利通
    2008 (4):  88-95. 
    摘要 ( 4722 )   PDF(612KB) ( 734 )  
    将8-羟基喹啉锌(ZnQ2)和8-羟基喹啉铝(AlQ3)的发光性能进行比较,筛选出ZnQ2作为掺杂发光层主体材料,与荧光染料罗丹明B(RhB)共掺杂,采用真空热蒸镀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掺杂不同浓度RhB可以获得不同波长的光发射,得到不同的发光色调.通过对溶液态荧光光谱和器件发光光谱等特性的测量与分析,探讨了器件的能量转移及发光机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氨基硅烷修饰NdFeB永磁微粒的研究
    王莉清;张红燕; 赵振杰; 王清江; 何品刚
    2008 (4):  96-101. 
    摘要 ( 3200 )   PDF(468KB) ( 485 )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修饰剂,对具有永磁性的NdFeB磁性粒子进行了表面修饰, 使之表面带有活性-NH2基官能团.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透射电镜以及磁性分析等方法对磁性微粒表面功能团进行表征,证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达到了理想的表面修饰效果.该法试剂易得,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以使氨基化的永磁微粒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替尼泊苷注射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ECD分离检测
    金薇;彭兴盛;杨永健;叶建农
    2008 (4):  102-108. 
    摘要 ( 3553 )   PDF(579KB) ( 485 )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对替尼泊苷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电化学安培检测中电位与检测量的关系,比较了电化学安培检测(ECD)和紫外检测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以乙腈-水(38:6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以PhenomenexR LUNA Phenyl-Hexyl柱,玻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电极为参比电极,在+0.7V电位处,实现了替尼泊苷及其有关物质与注射液中的赋形剂的分离分析.电化学安培检测与紫外检测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有效地应用于替尼泊苷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和含量的测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的合成及其与芳醛的缩合反应
    王艳茹;; 于海丰;;李晓芳;刘群
    2008 (4):  109-113. 
    摘要 ( 3367 )   PDF(401KB) ( 495 )  
    以碳酸钾为碱,N,以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酰丙酮与二硫化碳及1,2-二溴苯乙烷反应,以中等产率(47%)合成了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2.碱性条件下,化合物2比较稳定,通过对碱的选择和芳醛量的控制,化合物2与芳醛缩合可分别以较高的产率合成单面和双面缩合产物1d和1e.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工程 地理学
    崇启大桥建成后流场变化及溢油的数值模拟
    傅利辉;朱建荣;陈昞睿;王彪;李路
    2008 (4):  114-123. 
    摘要 ( 3988 )   PDF(820KB) ( 1091 )  
    应用三维河口海岸海洋数值模式ECOM,加入油膜计算模块,研究长江河口北支崇启大桥建成前后水域流场的变化和主跨航道处溢油事故发生后油膜面积、厚度的变化和漂移轨迹.结果表明,大桥建成后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在桥洞和桥墩处,其余地方随离桥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主跨处,流速最大增大了约48 cm/s,桥墩处流速减小,而局部地形的改变也减小了南岸上游点的流速,并改变了靠近南岸点的流向.在东南风4 m/s情况下, 大潮落潮时油膜随落潮流向北支口下游漂移,面积扩大,厚度减小,至第6 h油膜已扩散至北支口门;涨潮时油膜随涨潮流沿北支北侧向上游漂移,至第6 h到达新春沙中段.此外,风向的变化对油膜漂移轨迹和污染程度影响十分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中下游近30年来湖泊的水域面积变化研究
    刘新;; 何隆华; 周驰;
    2008 (4):  124-129. 
    摘要 ( 4993 )   PDF(588KB) ( 730 )  
    利用多期地形图和遥感影像数据(Landsat TM/ETM),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获取长江中下游主要湖泊的水域面积时空变化,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主要湖泊的总水域面积,在1971-1988年减少了2 544.51km2 ,1988-2000年减少了1 151.97km2.湖泊水域面积的减少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围湖利用是湖泊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0-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模拟与时空变化分析
    廖邦固;徐建刚;韩雪培;祁毅;梅安新
    2008 (4):  130-139. 
    摘要 ( 5374 )   PDF(956KB) ( 803 )  
    借助多时相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密度法对1990年和2000年上海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格网化,进而模拟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的分布及其变化.其间采用聚类分析进行分区、分区建模、逐步剔除异常值和分街道控制等措施以提高模拟精度.在人口密度模拟的基础上,用GIS对上海人口格网数据进行简要的空间分析.用栅格叠加分析得到1990-2000年人口密度变化空间分布图,用同心圆缓冲区分析法和扇形分析法揭示人口密度变化的距离特征和方向性特征,最后将1990年和2000年度人口密度与居住用地类型进行关联,佐证了该时期上海居住条件的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